臺灣“民意基金會”發布2024最新民調,媒體人韋安19日在臉書發文研判,若本周六投票,侯應該可贏賴30、50萬票,而順利當選。他強調,“受信任、有溫度”2大優勢,讓侯友宜耐打和續航力十足。侯友宜目前為止用到的,僅是組織能量和選舉策略招數的5分之1而已。一旦正式被提名,才會用出全部的真功夫。當對手們拼命快跑,子彈和招數出了快一半。刑警出身的侯友宜還是在準備和布局,他的“槍”還沒有真正掏出來。
韋安提到,為什么一個月間,侯友宜就能逆轉局面?一是侯友宜長期的作為,讓人民對他“最信任”;二是侯與百姓之間,相互間“有溫度”。美麗島電子報有長期系列政治人物“信任指數”調查,臺灣“民意基金會”則也有系列性政治人物“感情溫度”排行調查。在這2項調查中,侯友宜長期以來一直維持領先地位(偶有被超越)。
韋安強調,“信任”是人民對侯施政表現、政治風格,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肯定。“溫度”則是百姓,對侯人格特質、言行舉止,構建在感性基礎的認同。在理性、感性構成的2元素,受信任、有溫度的基礎之下,才能讓侯友宜經歷再大風浪,都能克服障礙和危機,表現出穩又強。
韋安指出,侯友宜之所以最被臺灣人信任,最大原因就是,侯從單純、淳樸的父母身上學到的做人做事之道,“話少說,事多做,負責任”。長期對侯友宜各式各樣的言談舉止印象,以及資訊的疊加,會讓公眾覺得,他接地氣,與民有共同的認知和思維模式。此外,民眾眼裡侯在親切隨和中,附帶著高情感值。不是與民有差異的政治人,而是有血有淚,和普通人一樣有真感情。感情溫度民調侯的高分數,正反應此一現象。
韋安直言,感情溫度是雙向非單向的,侯與人民間建立強韌的感性連接。讓他成為于與人民最靠近,會同悲共歡的自己人。而且是可信任、辦事牢靠的自己人。目前為止,侯友宜只針對黨內提名蹉跎做出一些局部反應。用到的僅是組織能量和選舉策略招數的5分之1而已。一旦正式被提名,才會用出全部的真功夫。當對手們拼命快跑,子彈和招數出了快一半。刑警出身的侯友宜還是在準備和布局,“槍”還沒有真正掏出來。
來源: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