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貶死義子王忠嗣

2023-04-19 16:56

開元二年(714年)的一天,一個9歲的少年趴在唐玄宗腳下嚎啕大哭,那悲切的聲音讓周圍的人全都紅了眼圈。少年名叫王訓,是太子右衛率王海濱的兒子。不久前王海濱隨薛訥西征吐蕃,參加了著名的武街之戰。此戰王海濱一馬當先,立下赫赫戰功,不幸的是,由于同伴拒絕救援,導致他犧牲在了長城堡收官之戰中。

唐玄宗心生憐憫,他拉起王訓:“你是霍去病遺孤,朕會將你養大,會將你培養成一代名將。忠臣子嗣,從今兒開始,你就叫王忠嗣吧。”從此,王忠嗣被唐玄宗收為養子,撫養在宮中,與諸皇子享受同等待遇。

據《王忠嗣神道碑》記載,青少年時期的王忠嗣與太子李亨關系最親密,二人同吃同住,李亨稱王忠嗣為“兄”,王忠嗣則“惟事惟直,不傾不墮,未嘗迕目,孰云有過”。

成年后的王忠嗣沉默寡言,剛猛勇烈,專注于武略。唐玄宗經常跟他談論兵法,王忠嗣總能對答如流,那時候唐玄宗就斷言他一定會成為一代名將。不過,唐玄宗給王忠嗣的第一份工作卻不是軍職,而是代州別駕。別駕就是州刺史的助理,代州地處北境。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郁標川之戰一戰成名,王忠嗣一躍被提拔為左武衛將軍、代北都督,并受封清源縣男。開元二十八年(740年),一個新的任命書到來,王忠嗣調任河東節度使,時年他35歲。35歲就出任一方節度使,這簡直就是一個小奇跡,但這對王忠嗣來說其實才剛剛起步。開元二十九年,他又兼任了朔方節度使。

如果說在河西的兩次戰爭中,王忠嗣體現了一名將領的才華,那么,任職河朔(河東、朔方)兩鎮節度使,則幫他完成了從將才到帥才的蛻變。唐朝邊防十鎮,河朔最重要,朔方是重中之重,桑干河就在朔方。

天寶五年,河隴節度使皇甫惟明兵敗,唐玄宗下旨由王忠嗣接替皇甫惟明,兼領隴右、河西節度使。王忠嗣迎來他人生的高光時刻,他“佩四將印,控制萬里,勁兵重鎮,皆歸掌握,自國初已來,未之有也”。一人兼任四鎮節度使,掌握了大唐帝國57%的兵力,萬里邊疆安全系于一身,大唐帝國唯其一人。

天寶六年,唐玄宗給王忠嗣下達了一個難以接受的命令--攻打石堡城。石堡城地處戰略要地,像根釘子似的刺進了唐軍的漫長防線中,很討厭??墒撬m然不大,但修在半山腰,只有一條路可以抵達,非常難以攻克。王忠嗣建議不要急,要靜等時機。

但唐玄宗不愿意等。王忠嗣認為,雖然忤逆了皇帝,但出點還是好的,可是他忘記了,他與唐玄宗并非親父子,即便是親生父子,在君臣關系面前,那也是不值一提。他甚至忘記了,朝廷并不是只有一個皇帝,皇帝身邊還有很多盯著他王忠嗣短處的陰險小人,比如李林甫。

于是在李林甫的指使下,有人給唐玄宗上了一道奏疏:“當年王忠嗣曾經放話說『早與忠王同養宮中,我欲尊奉太子』。”

忠王就是太子李亨,這話意思是:我王忠嗣從小就跟太子一起長大,想早點將他捧上龍椅。哪個皇帝能容忍得下這句話?何況唐玄宗,他當年就是讓老爸提前退休的黑手,所以一直以來就怕太子有樣學樣。

這道奏疏直接將王忠嗣送進了牢房。開元六年十一月,王忠嗣被漢陽郡太守,第二年,又改任漢東郡太守。也就在當年,飽受打擊的王忠嗣暴病身亡,享年44歲。


相關閱讀

熱門文章
国产91在线 | 美洲|亚洲啪啪免费视频|玩白嫩少妇小泬高朝18P|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