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拉斯今年3月切斷與臺灣長達數十年的外交關系,轉與北京建交后,臺灣“邦交國”僅剩13個。隨著巴拉圭大選進入倒數階段,臺灣與這個南美洲唯一“邦交國”又傳出了斷交危機。
中時新聞報道,巴拉圭將于4月30日舉行總統大選,目前領先的兩名候選人分別為執政黨紅黨(Colorado Party)候選人潘尼亞(Santiago Pena)和在野黨藍黨(PLRA)候選人艾里格里(Efrain Alegre)。半島電視臺(Al-Jazeera)報道,巴拉圭變天傳聞四起,艾里格里對紅黨長期主宰巴拉圭的統治地位構成了嚴重威脅。潘尼亞承諾將與臺灣維持“邦交”,艾里格里則稱一旦勝選,就會與臺灣斷交、尋求與北京發展關系,讓這項地緣政治議題成為選戰焦點。
倘若這段持久的“邦誼關系”宣告破裂,臺灣將失去其在南美洲的最后一個正式“外交盟友”。巴拉圭社會學家索亞瑞斯(Camilo Soares)向半島電視臺表示:“潘尼亞是當前最受歡迎的候選人,但選舉尚未結束,艾里格里仍有機會勝選。”
▲執政黨紅黨(Colorado Party)候選人潘尼亞(Santiago Pena)。 路透
▲在野黨藍黨(PLRA)候選人艾里格里(Efrain Alegre)。路透
巴拉圭與臺灣1957年首度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報道引學者認為,潘尼亞對臺灣的支持可能不會永遠存在,學者指,潘尼亞可能將維持臺巴“邦交”,當成贏回美國支持的工具;倘若美國選擇以貪腐為由制裁潘尼亞,這位保守派候選人可能轉而與北京建交。
有學者認為,巴拉圭選民對臺灣和中國大陸問題的關注度并不高,在選舉前夕,選民更可能將焦點放在國內貪腐和經濟問題。但對臺灣來說,即將舉行的這場選舉是個至關重要的地緣政治問題。臺灣駐巴拉圭“大使”韓志正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大使館”正在與所有“主要總統候選人”舉行會談,包括艾里格里。
另外,報道又指,巴拉圭與臺灣的關系也以經濟利益為基礎。
臺灣投資巴拉圭數以百萬計美元發展高壓輸電系統和漁業生產等,并在巴拉圭首都Asuncion成立一所著名的科技大學。而巴拉圭要維持與臺灣的“邦交”關系也須付出代價。由于與臺灣建交,北京并無向巴拉圭提供任何援助、投資或融資。政治學家Tom Long和Francisco Urdinez將其稱為“臺灣成本”,意味失去來自中國大陸的經濟機會。
兩位政治學家在2021年發表的研究中說,在2005年至2014年間,臺灣平均一年向巴拉圭投資400萬美元,并提供1480萬美元援助。然而,比起南美洲最大貿易伙伴中國大陸向該地區其他國家提供的經濟援助,這些數字可說是小巫見大巫。二人估計,平均而言,與中國有外交關系的拉美國家與加勒比國家獲得的投資、援助和貸款金額,相當于其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左右。
來源:中國時報